临床必备 | 一文掌握: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是由假丝酵母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外阴阴道炎,以前称外阴阴道念珠菌病。75%的女性一生中至少患过1次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40%~45%妇女经历过2次或2次以上发病。
约20%正常健康育龄妇女阴道内有白色假丝酵母菌寄生,因量少不发病。
病因及发病机制
假丝酵母菌为条件致病菌。80%~90%为白色假丝酵母菌,为双相菌,有酵母相和菌丝相。酵母相为芽生孢子,在无症状寄居和传播中起作用;菌丝相为芽孢伸长为假菌丝,侵袭组织能力加强,导致有症状的阴道炎。
10%~20%为光滑假丝酵母菌、近平滑假丝母菌、热带假丝母菌等,健康妇女阴道内菌群复杂,影响着阴道正常菌群中乳酸杆菌在阴道发挥自净作用,改变阴道pH,导致菌群失调,使乳酸杆菌和其他革兰阳性菌减少,假丝酵母菌大量生长繁殖而发病。
假丝酵母菌分布广泛,正常人带菌以口腔最高,约80%;其次是肠道,约50%;阴道20%~30%;皮肤2%;咽部1%~4%。传播途径有三种:内源性传染,寄生于口腔、肠道、阴道3个部位的假丝酵母菌可相互传来;性传播;通过接触感染的衣物间接传染。
正常情况下,白色假丝酵母菌和机体处于共生状态,不发病。当诱发因素破环了这种平衡状态时,白色假丝酵母菌由酵母相转化为菌丝相,在阴道内大量防治,引起皮肤和黏膜的假丝酵母菌病。
本病的诱发因素有:妊娠、糖尿病、外源性药物(雌激素、口服避孕药、皮质激素、免疫抑制药)、紧身衣裤和肥胖;长期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状态、阴道冲洗或阴道内用药过度治疗。
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为外阴瘙痒、灼痛,严重时坐卧不安,异常痛苦。常伴有尿急、尿痛和尿频。尿痛是因排尿时尿液刺激水肿的外阴和前庭导致。急性期白带增多,呈白色黏稠凝乳块或豆渣样。阴道分泌物由阴道脱落上皮细胞和菌丝体、酵母菌和假菌丝组成。假丝酵母菌感染一般发生在排卵周期的晚黄体期,即月经前的1周内。
妇科检查:可见外阴潮红,外阴阴道和宫颈阴道部充血水肿、急性期见大量白色豆渣样物覆盖下的阴道黏膜糜烂和浅表溃疡。外阴皮肤呈屑状或湿疹样,裂伤和破溃处常见抓痕。
实验室检查
镜下在阴道脱落细胞之间可见到病原体。VVC症状的严重程度取决于感染菌属和菌株,以及机体的易感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中的酵母菌不会沿着宫颈管上升而引起酵母菌移行相关的并发症,但假丝母菌感染易发生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的混合感染。
根据发生频率、临床表现、酵母菌种类、宿主情况,VVC可分为单纯性、复杂性两类。其中10%~20%为复杂性VVC。
VVC的临床表现按VVC的评分标准分为:轻、中、重度。<7分为轻、中度;≥7分为重度。
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病史、诱发因素、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容易诊断。有症状或体征的女性,在阴道分泌物中找到假丝酵母菌的芽孢或假菌丝即可确诊。
采用10%KOH或生理盐水悬滴玻片显微镜下检查法在有症状者中阳性检出率为70%~80%。还可采用革兰染色涂片法。
如有症状而多次镜检阴性可采用真菌培养法来确诊,同时行药物敏感试验。
微生物培养出假丝酵母菌但无症状者不是治疗的指征,因为有10%~20%的女性阴道中有假丝酵母菌和其他菌丝的定植。FDA不推荐进行假丝酵母菌的PCR检测。真菌培养是诊断的金标准。
pH测定有重要意义,可鉴别单纯或混合感染。若pH<4.5,可能为单纯假丝酵母菌感染;若pH>4.5,可能存在混合感染,尤其是合并细菌性阴道病的混合感染。阴道pH未恢复到正常的妇女(pH=4),则VVC易复发。
治疗
对于单纯性VCC:短程局部用药(单次用药或连用1~3天)对治疗单纯性VVC有效。唑类药物的疗效高于制霉素类。80%~90%的患者用唑类药物治疗后可缓解症状并且真菌培养转为阴性。推荐治疗方案:
非处方阴道内局部用药:
1%的克霉唑乳膏5g,每日1次,置于阴道内,连用7~14d;
2%的克霉唑乳膏5g,每日1次,置于阴道内,连用3d;
2%的咪康唑乳膏5g,每日1次,置于阴道内,连用7d;
4%的咪康唑乳膏5g,每日1次,置于阴道内,连用3d;
咪康唑阴道栓100mg,每日1次,连用7d;
咪康唑阴道栓200mg,每日1次,连用3d;
咪康唑阴道栓1200mg,单次用药;
6.5%的噻康唑软膏5g,置于阴道内,单次用药。
处方阴道内局部用药:
2%的布康唑乳膏5g(单剂量生物黏附产品),置于阴道内,单次用药;
0.4%的特康唑乳膏5g,每日1次,置于于阴道内,连用7d;
0.8%的特康唑乳膏5g,每日1次,置于阴道内,连用3d
特康唑阴道栓80mg,每日1次,连用3d;
全身用药:
氟康唑150mg,顿服。
复杂性VVC治疗方案参见原文。
内容选自《女性外阴疾病(附临床及病理图图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医脉通已获得出版社授权。欲了解更多内容,请阅读原版内容。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购买。